中国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长沙召开

转载 会展资讯 87
中国食品报网

  本网讯  (记者 欧阳军 通讯员 黄萍)“发挥优质农产品优势,促进食品加工产业升级”。11月15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期间,中国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期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300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预制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长沙召开-第3张图片-

推动预制食品全产业链升级

  此次大会由红星实业集团主办,旨在贯彻落实 *** 、 *** 关于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决策部署,加速农业产业与食品加工产业的有机融合,推动预制食品全产业链升级,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预制食品产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人们对健康、便捷和美味食品的追求。而通过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预制食品产业将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包括物流、包装、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产业链的升级,推动农业向更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湖南省委 *** 、副 *** 张迎春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搭建起 *** 指导、协会牵头、企业联动、资源共享、组织自律的交流平台,彰显了预制菜产业生态发展的蓬勃之势,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品质预制菜产品走向全国老百姓餐桌。

新质生产力推动湘菜预制菜产业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 *** 会主任、洞庭实验室主任单杨着重解读了预制菜的“新质生产力”,强调预制菜产业在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从标准到技术的突破路径。

  单杨介绍,预计2026年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他认为,湖南是农业大省,但优质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还不够稳定,难以满足加工要求,导致省内不少预制湘菜企业大量食材依赖外省。湖南预制食品产业起步早,但发展水平不高。在全国十大预制菜省份中,湖南榜上无名,相关预制食品企业多而不强。头部企业数量全国排名第六,规上企业仅20家左右,远低于山东省的1136家。据统计,全国各大菜系中,湘菜市场份额占17.6%,位居八大菜系前列。湖南生猪、油料、蔬菜、茶叶、淡水产品等产量也居全国前列。

  “要提高食材本土化比例。”单杨认为,要充分发挥湘材优势,借助湘菜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面向高端市场、高端餐饮,解决部分企业原材料加工不够用的问题,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传统工艺标准化。用现代食品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改造传统湘菜,实现预制湘菜的标准化加工,让预制湘菜好吃又健康营养。实现文化与美食融合发展。湖南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将美食与文化结合,学习广东、山东等省份经验,举办大型文化美食节,推动预制湘菜出湘,走向国际市场。

为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 *** 聚焦“预制菜出海”这 *** 际化视野,剖析了预制菜在全球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分享新时代中餐全球布局的发展策略;广东恒兴集团总裁曾令彬带来《打造预制食品地方特色品牌,助力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主题分享,他结合企业实践经验,着力探讨了如何通过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推动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长沙召开-第4张图片-

  湖南宇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专家们从预制菜工艺标准、加工技术、流通趋势、品牌打造等多个维度,以整合资源、合作共赢为目标,共同探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 和途径,他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研发创新,共同推动预制食品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此次大会不仅为预制食品产业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探讨合作的平台,也为推动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 稻米种植专家林卯顺表示。

 


标签: 长沙 预制 中国 高质量 大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