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加工百吨,产值5亿元 哈尔滨木兰县擦亮“水蛭之乡”金字招牌

转载 地方特产 82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04





  近日,木兰经济技术开发区传出喜讯,“寒地水蛭” *** 项目开工生产。年加工100吨 *** 水蛭的产能和5亿元的年产值,让木兰县在打造“中国北方水蛭之乡”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


  小水蛭做成“大文章”


  走进木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哈尔滨康泽源 *** 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4 条生产线正在忙碌地生产,一瓶瓶水蛭 *** 走下现代化生产线。工人们忙碌地包装、发货。


  “寒地水蛭”加工的之一道关口是实验室,化验员要给每一批次水蛭严格“体检”,合格的才能放行。冻干、破壁超微细粉、分装……生产线环环相扣,直至封箱发货。


  哈尔滨康泽源 *** 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丽告诉记者,目前,“寒地水蛭”产品已辐射全国20余个省、市,主要供给医院、诊所、 *** 房,畅通的销售渠道为木兰县当地大面积推广水蛭养殖奠定了良好基础,产业链不断延伸。


  2022年1月,作为木兰县重点 *** 项目,“康泽源 *** 业”落户木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近亿元,布局中 *** 材种植、养殖、加工三大业务板块,以寒地水蛭及“龙九味”等中 *** 材生产加工为主线,将资源优势逐步发展成产业优势。此后,打造“中国北方水蛭之乡”被写进 *** 工作报告。作为黑龙江省中 *** 材基地示范县,木兰县围绕黑龙江省打造千亿级中医 *** 产业目标和中 *** 材产业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生物制 *** 产业发展。


  搭乘“北 *** 快车”助力农民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带动是依托。为让更多农户“链”上大产业,木兰县 *** 了《木兰县中 *** 材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通过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农业转型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木兰“寒地水蛭”养殖加工项目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让北 *** 产业释放出了巨大致富效益与发展动能,开启了一条特色“蛭”富路。


  木兰县柳河镇兴山村的水蛭养殖场建成了全县之一家养殖温室,原本的闲置旧砖窑被“盘活”利用,成了乡村致富增收的“聚宝盆”。种苗来自县城里的300亩水蛭 *** ,“技术员”是经过 *** 培训的当地村民,养殖场一起步,就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兴山村 *** 支部 *** 于春岐说:“产业项目开启了带农助农模式,乡亲们在奔富路上扎实迈进。”


  刘丽介绍,在我国北方大规模养殖水蛭,算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未来,随着生产加工环节的发展,很快,乡村养殖就能全面铺开。下一步,作为水蛭养殖的重要饵料,田螺养殖也将成为新的特色产业,适合用来发展庭院经济,也会带动更多农户成为“养殖户”,实现增收致富。


  “水蛭之乡”驶入发展“蓝海”


  “南方水蛭和寒地水蛭在 *** *** 上有很大差异。”刘丽从 *** 柜里拿出两条水蛭干品,一个用手一掰,清脆折断;另一个充满韧 *** ,不易掰断。刘丽说,寒地水蛭只喂田螺,体型没那么胖,充满韧 *** , *** *** 更足。


  此前,不少客商登门订货,都被她拒之门外。“因为‘存货’只够我们本地加工生产。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11月、12月两个月的产值有望达到1亿元。”刘丽说。


  优质的“本地苗”加上木兰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寒地水蛭”优良特 *** ,受到全国市场欢迎。在加工项目没批下来之前,这两年养殖的水蛭都存到了冷库里,每年收获 *** 水蛭58吨,加工环节原料充足。


  目前,“寒地水蛭”在木兰经济开发区加工的产品共有三种:水蛭 *** 、烫水蛭、米炒水蛭饮片,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接下来,还要开发3个国 *** 准字号产品,进一步扩大“水蛭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年加工百吨,产值5亿元 哈尔滨木兰县擦亮“水蛭之乡”金字招牌-第1张图片-

  木兰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木兰县将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和要素保障,依托龙头企业中 *** 材种植、养殖项目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优势,让“寒地水蛭”与道地 *** 材的丰富资源释放更大潜能,持续打造立县兴县特色主导产业。(罗彦坤)


  转自:哈尔滨新闻网


标签: 木兰县 金字招牌 哈尔滨 擦亮 产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