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手工穿戴甲匠人手中,方寸甲片的每一处细节皆彰显非凡匠心。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 *** 李政介绍,2024年东海县手工穿戴甲年产量达1.5亿副,数量占全国70%,销售额突破80亿元。其中,有8000万副穿戴甲借助跨境电商一路漂洋过海,在全球多地火出圈。
小小穿戴甲成就业“蓄水池”
在东海县水晶博物馆,一颗硕大的水晶球在灯光照射下散发动人色彩,内部针状矿石包裹物如发丝一般顺而不乱。无数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诉说着东海县水晶的传奇。东海县不靠海,却凭借地下丰富的矿藏,赢得“水晶之都”的美誉。
东海县穿戴甲行业的起始也与水晶有关。李政介绍,2012年前后,东海县水晶从业者接到一些供往浙江义乌的订单,一来二去,才发现原来这些水晶是镶嵌在一种名为“穿戴甲”的饰品上。
穿戴甲是预制好的人工指甲片,有着不同大小和款式,用户挑选后,将其粘贴在本人指甲上即可。
传统 *** 需要花费几个小时在本甲上绘制图案、晒灯,但穿戴甲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佩戴,方便快捷。消费者能够根据喜好和场合随意更换样式,只要维护好,甲片还能循环多次使用。
过去,其他地区生产的主要是机器穿戴甲,造型较为单一,工艺相对简单。机器穿戴甲靠廉价“杀”出一片市场,但随着行业发展,市场并不一直满足于这种低端产品。2019年前后,东海县捕捉到商机,开始大规模生产穿戴甲,并通过手工绘制提升产品附加值。短短数年,手工穿戴甲已成为当地除水晶之外的产业名片。
如今,东海县穿戴甲日产40万副,占据国内70%的份额。手工穿戴甲和水晶产业共同形成了东海县这百万人口大县的就业“蓄水池”。据了解,穿戴甲上下游产业链共容纳了5万就业人口,这些人的辛勤劳动,打造了如今东海县穿戴甲的繁荣局面。
用穿戴甲讲好中国故事
银色的“蝴蝶”落于指尖,青蓝色穿戴甲上,祥云图纹与精心打磨的珠链交织成画,十指甲片主题统一却造型不同,青花瓷样式带着浓浓中国风……
2024年7月,图婳 *** 公司工作人员苗强丽 *** 的穿戴甲作品《花青晨融》在当地的设计大赛中获奖。本科专业为商务日语的苗强丽,在大学毕业后学习过一段时间 *** ,但最终没有入行。之后,苗强丽当过会计、做过直播,兜兜转转之间,她注意到东海县涌起的穿戴甲风潮。图婳 *** 公司想做精品穿戴甲的理念与苗强丽不谋而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选择加入当时还在初创阶段的公司。
为什么没有从事传统 *** 而是毅然加入穿戴甲行业?苗强丽指出二者的区别:传统 *** 要尽量不耽误顾客的时间,而穿戴甲可以花好几个小时,精益求精地去 *** ,自己更享受这种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在苗强丽看来, *** 穿戴甲不仅仅是糊口的工作,更是她热爱的事业。“ *** 出一副赏心悦目且有文化底蕴的穿戴甲,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戴在了手上。”她说。
把穿戴甲产业链做大做强
2023年12月,为整合本地资源、推动行业有序发展,经过4个多月的筹备,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正式成立。
当时,东海县穿戴甲同质化问题导致的恶 *** 竞争已严重影响到行业发展。对主打下沉市场的低端穿戴甲而言,其 *** 门槛并不高。早期的创业神话让许多人心潮澎湃,导致市场短期内涌现大量从业者,在做工水平、质量拉不开差距的情况下,各方只能打起 *** 战。
2023年10月,李政之一次进行市场调研时,低端穿戴甲 *** 价大概是十六、七元,但过几个月第二次调研时, *** 价已降到13元,利润越来越低。市面上甚至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穿戴甲,不断拉低穿戴甲 *** 下限。
2024年6月18日,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正式发布全国首个《手工穿戴甲团体标准》,将手工穿戴甲分为双 *** 、 *** 、B级3个级别,并对检验规则、 *** 工艺等给出详细标准。目前,东海县还在推动建立全国首个穿戴甲质量检测中心、穿戴甲大数据中心以及穿戴甲产品溯源体系,推动行业不断走向正规化。
避免恶 *** 竞争,还需要协调指导各单位生产。2024年8月,以“服务共享,贸易共赢”为主题的江苏国际服务贸易展览会在 *** 吉隆坡会展中心举办。展会上,小巧精致的儿童穿戴甲吸引了许多客商的目光。相比 *** 穿戴甲,儿童穿戴甲的用料更考究,不同类型的穿戴甲上还标注了不同的年龄 *** ,避免儿童误食等风险。
制定发布《手工穿戴甲团体标准》之后,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正在申报国家标准,努力与全国同行一起,携手推动手工穿戴甲行业不断走向规范化。“未来,希望东海县穿戴甲能成为全国穿戴甲行业的一把'尺子'。”对此,李政充满信心。(中青)
转自: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