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脱毒种薯诞生记

转载 18 0

一粒脱毒种薯诞生记-第1张图片-1

4月2日,承德大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组培室主任张利军正在培育室查看种苗长势。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4月2日,春风和煦。又到了马铃薯备耕期,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乡野田间,农民正挥锹施撒农家肥、驾驶机械翻土作业。再过半个月,他们将在农田里播下致富的“薯”光。

让“薯”光变成现实,要从培育一粒无毒马铃薯种薯开始。

“今年播种的种薯,至少要经过6年培育。”承德大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组培室主任张利军说。过去种马铃薯,直接挖取马铃薯芽进行种植,土壤中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影响薯质和产量。如今,要先切取马铃薯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育成脱毒苗,再结出无病毒块茎,才能用于种植。

在位于道坝子乡顺下村的大丰种业组培车间内,张利军和技术人员给记者演示并讲解了这一繁琐的育种过程。

无菌操作台前,技术人员用剪刀剥离组培瓶内母苗茎尖,放入6个新组培瓶内,再用定制钩将茎尖均匀平铺在培养基内,封口后放置在托盘上。

每剪完一瓶母苗,剪刀和定制钩就要进行一次320℃高温杀毒。“几毫米长的茎尖上可能携带多个病毒和真菌,只有保障每个环节都在无菌环境下完成,才能避免交叉感染。”张利军说。

培养室一层层置物架上,整齐摆放着数以万计的组培瓶,每个瓶身上都标有茎尖剥离日期、技术人员代码、品种等信息。组培车间里的25名技术人员,每天会用6.5小时剥离茎尖,1.5小时查看薯苗长势。如出现发霉或雾状气体,证明薯苗病菌多,须立即淘汰。

“剥离后的茎尖会在培养室内生长28天,再次进行剥离、培育,如此循环少则十余轮次,多则几十轮次,直到过滤掉所有病毒和真菌。”张利军说,一棵脱毒种苗,最少需要3年精心培育,而要想进入大田种植,则还需再等3年。

组培车间旁的网棚里,换塑料布、整理铁床、消毒、铺蛭石……工作人员正忙着为脱毒种苗下田做准备。

“网棚可更大限度减少病虫害对种苗的影响,帮助一直生长在组培瓶内的种苗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张利军说,当年收获的马铃薯个头很小,被称为原原种,是“种子的种子”。

第二年,经过遴选的原原种会播种到良种基地,开展大田鉴定。收获并鉴定合格后,将作为原种销售给专门从事种薯种植的农户。第三年,才能繁育出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进行大规模种植。

“良种是实现增产增收的关键,只有成百上千个环节都做到零失误,才能保证薯农增产增收。”张利军说,近年来,该公司通过组培苗规模化生产,组建脱毒薯苗培养生产流水线,实现种薯的高效高质栽培。

目前,围场拥有优质种薯繁育企业21家,标准化脱毒种薯扩繁基地15万亩,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研发基地。(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